第441章 立储之议(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刘轩一惊,将竹简揣入怀中,快步向洞口走去。
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两女手持火把跑了进来。乃鲁琪见到刘轩,大呼一声扑来,哽咽道:“主人,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我们两个在外面都急死了。”
刘轩松了口气,瞪了乃鲁琪一眼,道:“小丫头,你这一惊一乍的,倒把我吓了一跳。”
三人走出洞窟,刘轩郑重道:“这个山洞,你们绝不可对外人提起半分。”他望向黑漆漆的洞口,心中思绪翻涌。此间之物,是一份跨越百年的托付,身为华夏子孙,他一定完成那位杨将军的重托。
正午时分,刘轩三人返回部落时,湖畔早已聚满了翘首以待的族人。见他们安然归来,众人方放下心来。
刘轩目光扫过人群,忽见一片光亮闪烁,竟是腐木和尚携三十余名僧侣静立其间。细看之下不禁哑然:除却朽木等真和尚,晋北十八骑的十五等人亦剃了光头,混在其中。
原来沈云飞得知刘轩下落后,虽欣喜万分,又忧其安危,特派二十精兵随腐木返回,以保护刘轩。刘轩的亲卫除零一与零六仍寻主未归,余者尽数到此。
这一帮精壮汉子,自然不能进入高昌国境,腐木便献策令众人剃度乔装,假作游方僧侣前来研习佛法。高昌佛风鼎盛,对外来僧侣颇多敬重,方才蒙混过关。
刘轩心中大喜,此时在高昌国中,他终于有了嫡系亲随。
乃鲁丰早已让人备好素斋,刘轩便与腐木等人共进午饭。部落众人以为主人要给一众高僧讲解佛法,便都远远避开。
众人问起刘轩来高昌的缘由,刘轩苦笑道:“老马识途确是没错,只是我骑的那匹战马,乃是从突厥人那里缴获来的千里良驹。这畜生认准了西边故土,竟一路狂奔,将我带进了茫茫大漠……”
他说到此处,众人目光齐刷刷射向朽木,眼中皆含怒意。
朽木甚是尴尬,额上渗出细汗,他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道:“阿弥陀佛!师叔祖此番虽误入歧途,却也因祸得福。高昌乃佛法昌隆之地,师叔祖在此剃发,终得修成正果,成为在世之活佛……”
刘轩侧头看向朽木,心道:“不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吗?”
十五和刘轩本有一肚子话要说,见了他的发式,一时都给忘了。他自知刘轩肯定不是什么“修成正果”,摸了摸自己头顶,低声问道:“陛下,你怎么也剃掉了头发?”
“此事说来话长,以后再跟你们详说。”刘轩看着十五的动作,觉得有些好笑。他忽然发觉,一个人若是突然人剃了光头,总会不自觉地摸头顶。
腐木向刘轩禀道:“师叔祖,沈师长已命人八百里加急,星夜兼程赶往长安,将师叔祖在高昌的消息禀报朝廷。临行前,沈师长对弟子言道,徐、王两位团长护主不力,他自己竟让那小河公主从楼兰王宫中逃脱。三人如今以戴罪之身暂留军中,静候师叔祖回国后发落。”
刘轩闻言,微微颔首。他目光遥望东方,思绪早已飞越千里关山,回到长安城中。心中暗忖:“我此番失踪这么久,但愿家里不会出什么乱子。”思及此,他抬起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头顶。
此时,长安皇宫金銮殿内,文武百官肃然而立,殿中鸦雀无声。
宁欣月端坐龙椅之侧,面罩寒霜。北汉向无垂帘听政旧例,因群臣紧急求见,她只得暂时坐在君位之旁。
张文塘立于殿中,躬身奏道:“皇后娘娘,微臣斗胆请求,请娘娘立即下懿旨册立庆远皇子为太子。”
宁欣月眼眶微红,强自镇定道:“立储乃国之大事,须待陛下回来定夺,本宫不敢擅专。”
张文塘坚持道:“娘娘,陛下至今音讯全无,万一……”
“万一什么?”宁欣月娇叱一声霍然起身,目光如电直刺张文塘,美眸中几乎喷出火来。一字一顿道:“你竟敢诅咒陛下!”
张文塘骇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在地。
“娘娘息怒!”左丞相汪太冲急出班列,伏地奏道:“张台柬实为江山社稷计,绝无此意。请娘娘明鉴。”
宁欣月深吸一口气,缓缓坐回凤椅。方才的一瞬间,她已动了杀心,此刻满朝文武,也只有汪太冲能够劝住她。
正僵持间,一名禁卫匆匆入殿,单膝跪地,高举信笺:“启禀娘娘,沈师长在车师发来八百里加急密函。”
众臣听闻,心头都是一紧。太监总管徐子忠碎步上前接过信笺,躬身奉与宁欣月。
宁欣月指尖微颤,缓缓拆开信笺,仔细阅读。看着看着,纤手竟控制不住地抖动起来。群臣皆屏息凝望,一时间,大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此前刘轩失踪之事不知何以传至东突厥,其可汗史多单喜出望外,立即屯兵十万于边境,强索在长安为质的可敦与世子。张文塘正是因此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力请宁欣月立储,进而让太子登基。
殿内群臣见宁欣月表情凝重,皆暗自揣度,西北边境恐已与东突厥兵戎相见。
片刻之后,宁欣月扬起信笺,声音如清玉击磐:“沈师长急报,陛下安然无恙,此刻正在高昌国。”
朝堂霎时鼎沸,群臣喜形于色,甚至有人竟忘形大笑。而笑得最放肆的,就是张文塘。在北汉,刘轩的威望无人可替,他可以不临朝,但北汉绝不能没有他。
宁欣月静静看着下面诸臣,待声稍息,方轻启朱唇:“陛下信中嘱咐,需待些时日方归。朝中大事仍由国务大臣共议定夺,不必请奏。”
顿了顿,她接着说道:“诸国务大臣可共商东突厥之事。另需设法保障陛下在高昌安危。”
说完,宁欣月将信笺交与徐子忠,让其转给墨云笙等人传阅。待他们看完,她脆声道:“退朝。”
散朝后,宁欣月快步返回后宫,寻到苏娇娇便道:“娇娇,夫君有消息了!他在高昌安然无恙。快告知姐妹们莫再忧心,今夜都来我宫中庆贺。”说着说着,两行清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滑落,此刻她不再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只是一个得知夫君音讯的妻子。
刘轩自然不知道,他差一点就成了“太上皇”。腐木他们到的当天下午,他就带着十五等侍卫再次登上那座荒岛。
进了山洞,刘轩指着满室珍宝,对十五和十七说道:“这些宝物非止价值连城,更是一位华夏铁骨男儿跨越百年的重托。我辈当承其遗志,终有一日要将北庭重归华夏版图。”
顿了顿又说:“现在咱们暂时用不上这些。你们先把洞口封好伪装起来,等将来需要的时候再来取。”
两人已经看过那封竹简,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走出山洞,来到那具骷髅前,刘轩停下脚步:“这位应该是守护宝藏的英雄。好好收殓,厚葬了吧。”
十五和十七朝遗骨郑重地行了个礼,然后脱下僧衣仔细包裹遗骸。突然十五动作一滞,回头禀报:“陛下,石壁上刻有字迹。”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