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资本积累(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银河平静道;“商行的初衷之一就是改善民生,在固安,梦幻庄园的产品利润支持改造方圆百里的荒滩,商行在民生一道让利于民没有任何问题。
落尘道长可以开诚布公直说商行需要承担的责任。”
落尘点点头道;“我们达到农业稳产需要整饬河道,整饬河道需要绿化固堤,那么,南拒马河以东的数千百姓将放弃耕作土地,商行将承担他们的生活。”
落尘看李银河点头赞叹道;“李银河啊,贫道真的欣赏你的格局。
商行将聘用农户的青壮加入绿植部门,他们将成为专业的绿化工人。
承担当地民生面临复杂的情况,商行还需要解决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源。
我走访了北直隶很多山区,很多大河源头出自沙土地区,比如桑干河,这是客观情况,但是破坏水土最大的情况是百姓的生活需求。
是的,百姓住房需要伐木,做饭取暖需要木料柴草,百姓迫于生存会砍伐拔走所有的植被。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列第一位可知它的重要性。”
落尘看李银河沉思继续道;“商行要想让赤贫的农户们放弃耕作放弃砍伐植被,那么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华夏帝国的皇权不下县,控制乡社的乡绅根本就无法承担这个代价,只能任由山林越来越少,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李银河大人,商行做好承担如此巨大代价的准备了吗?”
李银河摆摆手道;“我们解决问题一定要有高远的视野和历史的纵深。
以农税为主的封建帝国难以组织百姓进行民生工程改造,依靠脆弱的经济收入松散的基层组织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就是灾难。
商行不一样,商行的组织机构对应的是资本制度,创造财富的能力远远超越封建帝国,我们的乡社干部深入农村,对基础的掌控程度非常严密。
商行的组织体系对应的是大规模分工协作,商行的成立宗旨就是服务民生,我们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进行一些长时间微利甚至无利润的民生工程,比如修建水库疏通河道封山育林。
落尘道长,你不要怀疑商行的决心,你需要拿出解决方案,由商行去协调组织进行民生改造工程的资源。”
落尘面无表情道;“规划部门认为,拒马河由涞源出发流经崇山峻岭,这一段距离流经山区主要是保证源头数十口泉水的出水安全。”
落尘指着地图道;“拒马河由陡峭的山区流出,从一渡小镇开始,流经坡度趋缓的山坡分成南北拒马河,这段河道水土流失严重,是极易於堵的一段河道。
农院接管了长三十里辐射方圆数百里的区域,按照南易水河划分了西区教学区,东部种养殖实践区。
农院今年春季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区栽种上万棵树木,为大部分山坡栽种了苜蓿等绿植,开辟了数十块种植园,栽种大豆花生辣椒萝卜甘薯。
这片区域主要是恢复固土的植被,作为洪水时期的泄洪区。农院在春季向东区释放了大量流水,在东区形成大大小小数十块湿地,附近乡民承包了一些湿地养鸭,农院也将猪场搬到东区。
银河啊,王徵先生设计的引水设施非常精妙,完全可以满足东区固土绿植的灌溉需要。”
落尘摸着胡须道;“农院计划在东区栽种十万棵树,几年之后,光秃秃的东区将成为绿色盎然的树林。
农院将每一棵存活的树登记造册,允许附近乡民在指定区域种树,满足他们家庭以后建房的木材需要。
帝国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比较差,绝大多数农户依靠农业产出无法保证温饱也无法保证穿暖。
农户们没有办法积攒财富改善生活质量更无法改善生存的环境。
陕北在历史记载之中曾经覆盖了大片树林,但是一个生活用柴只能逼迫农户向自然索取,目前陕北民乱迟迟无法平息,根源是当地生存环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陕北需要退耕还林需要治理黄河需要分流绝大多数农户,但是非常非常可惜啊,帝国的统治者根部意识不到问题的根源。
易州乃至北直隶同样面临保护环境协调民生的问题,商行针对用柴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几条应对措施。
首先,要改变农户砍伐树木取暖的习惯。易水湖复社在去年冬季为乡社农户提供了铁炉,商行管辖的矿山出产煤炭,乡社百姓通过燃煤取暖过冬,煤炉还能够替代一部分做饭消耗的木柴。
商行管辖着煤炭矿山铁矿矿山,商行决定陆陆续续为下辖所有农户提供铁炉和燃煤,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商行今年向我们的应税农户返还了一部分百货,但是农户以前家底太薄,他们无力承担铁炉和燃煤的使用费用。
铁器是商行的大宗商品之一,在帝国市场以及域外市场的利润很高,我们普及铁炉势必影响商行的铁器销售及利润。
所以,向农户普及铁炉需要商行董事会规定补贴的方式和推广力度。”
李银河思索片刻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的重要性排在农户生活必需品的第一位,关系着农户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商行实施绿化工程的进度。
我可以代表董事会表明态度。
商行向各级商栈以及下辖农户推广铁炉和燃煤是惠民工作之一,那么就要承担推广的费用,这是民生工程,商行不考虑盈利。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