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庙岛群岛(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银河指指海面上庞大的梨形船道;“海兰泡大哥,从吕宋岛和更加遥远的望加锡最少有五艘海船正驶向商军控制的岛屿,它们跟梨形船体积相仿,满载粮食布匹,遥远的商贾要和商行进行海贸。
商行通过金融手段创造了需求,今年只是商品交流的开始。”
李银河对震惊的海兰泡道;“明年会有更多的海船到达辽东。
海兰泡大哥,我希望你结束秋收之后去云从岛学习一段时间,辽东从十月开始海路断航,经历漫长的寒冬,你正好增加一些积淀。
辽东开始冰天雪地的时候,遥远的望加锡依旧天气炎热,这个世界很大,我们需要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在辽东辛勤劳作艰难的追求温饱,可是在热带地区,粮食可以一年三熟,粮食和物产天然丰富啊!
商军控制这条航线能够保证补齐商行在辽东及奴儿干都司扩展的粮食短板,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需要漫长的开发和积累建立粮食产业,东南亚的粮食能够保证我们后顾无忧。
衣食是商行立足的根本,你明白吗?”
海兰泡眯着眼震惊的打量海面上的巨大海船,良久道;“我还是不太相信,在海兰泡老家甚至黑龙江区域,能够吃上一顿真正的粮食是无比艰难啊!
我要在断航之前去看看,李银河,你给我签署一份通行证书,我马上去云从岛济州岛看看。”
李银河艰难的摆脱海兰泡的手,递给海兰泡一张证明信道;“九连城怎么办?商行需要商品。”
海兰泡接过证书,转身边走边道;“贸易交给联合商行的杜鹃小姑娘代管,防卫交接给商军。
我去看看粮食布匹,我会亲自问问遥远的商贾,李银河你最好不要欺骗野人,否则我砍死你!”
李银河留下石百三指挥征讨鸭绿江一线的村寨,然后率领船队继续回航。
石城岛副将尚可喜跟随石百三出征,李银河会见了石城岛商军教导员。石城岛正在建设培训基地,是商军水军的训练营地之一。
船队离开石城岛直接到达旅顺口,船队穿过狭窄的航道进入旅顺口基地。
海湾东侧老城由蓟辽督师衙门委派的副将看守,西侧是太监镇守衙门以及商行的旅顺口商栈。
旅顺口也是农院分院海洋学院所在地。
太监卢九德,镇守衙门军事指挥谢宁,特种营营长谢青等人等候李银河一行。
李银河踏上码头,指指东侧道;“那里督师派遣的副将情况如何?”
卢九德轻蔑的撇嘴道;“咱家作为镇守,掌控东江镇财权,他们吃喝补给依靠镇守衙门以及商栈的调配,非常老实啦!
他们被商行收拾了几次,已经成为商栈的分支机构,现在协调辽西将门与商行的贸易往来,根本不管军事防务。
走,我们去办公室叙叙旧。”
李银河向谢宁叩拜,一行人进入镇守衙门。
卢九德等李银河等人坐下,冲李银河拱手道;“咱家替内府感谢商行。
商行将过往船只通行费以及辽西将门的买卖,按照比例交给咱家,实话说,皇帝陛下缺钱啊,商行帮了大忙。
咱家为内府增收四万两白银,都是商行的帮助啊!”
李银河点点头道;“卢大人,陛下的钱也是用于赈灾,作为帝国子民应该为陛下分忧。
商行还保留两艘先帝的船模,承载船模的商行海船在天津港至旅顺的航线航行便利,商行决定,此次将船模使用费上缴内府。
同时,奴儿干都司衙门收到一些税费,此次一起上缴内府。
庙街的韩赞周大人和旅顺的卢九德大人是内府的功臣,功勋卓着!”
卢九德眉飞色舞道;“我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点非常精辟!
治理国朝,没有充足的税收如何保证官府的运行,如何赈灾为百姓谋福利呢!”
李银河有些惊讶道;“卢大人,这个货值观点是本官盗用的,最先提出来的。”
卢九德摆摆手道;“内府管理层熟读经典,当然知道先贤对于货值的论断,像魏忠贤公公那样的文盲主持司礼监是个特例。
陛下向各个布政司及边镇重地派遣内府太监主要就是催收税费,陛下心急如焚,朝廷连基本的农税都收不上来,真是一群腐儒。
咱家认为,管理朝廷的腐儒不是蠢就是坏,响鼓需要重锤,必须敲打他们。”
李银河点头道;“万法皆税!
卢大人,税收关乎朝廷的正常运行是一门学问,是一个水磨功夫,急不来啊!”
卢九德点点头;“李大人,咱家在旅顺口受益良多,商行在促进商贸增加商税领域做得非常出色。
咱家冷眼旁观,发现国朝商税流失严重。就拿辽西边镇来说,那些将门中饱私囊,什么辽西铁骑啊,他们如果能将钱财心思用在剿灭后金的大事上,辽东的局势绝对不会如此被动。
陛下舍不得穿新衣,辽东军头们却锦衣玉食,他们拿着百姓的膏腴辽饷穷奢极欲。
他们以后金为幌子挟制朝廷,就是每年源源不断得到数百万辽饷。其心可诛!
咱家在旅顺口看到他们的管家们大肆扫货,绝大多数都是珠宝珍玩,根本不是提高军力的粮食布匹。
他们挥金如土数额巨大,真是一群土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