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这般,京城里面上仍是一片祥和,很快就到了太子一行出发的日子。
&esp;&esp;
&esp;&esp;皇帝率着仪仗,亲自出了皇城过来送行。
&esp;&esp;随行的还有一众皇子以及众位大臣。
&esp;&esp;皇帝看着这个已经长成的儿子,眼睛里似有几分感慨,此时此刻,竟难得露出了几分温情,嘱咐道:
&esp;&esp;“……江南水灾横行,此行颇为凶险,子成切记要保重自己,万不可为了公事疏忽了身体。”
&esp;&esp;话中含着殷切的希望,仿佛不是一个喜好玩弄权术的帝王,而只是一个关心儿子身体的普通父亲。
&esp;&esp;太子以及现场一干知情人等,听到这话不免心中一哂。
&esp;&esp;尤其是太子。
&esp;&esp;想到这两日舅父调查出的结果,禁卫军那边果然有一些异动,桩桩件件都指向江南那边,心中讽刺的意味更甚。
&esp;&esp;都要取他性命了,竟还能做出这般模样,只能说,不愧是帝王吗?
&esp;&esp;不过,面上却要装出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既然要演戏,那就演到底好了。
&esp;&esp;太子脸上的笑容,甚至比皇帝还要标准。每听皇帝嘱咐一句,就跟着肯定一句……落在旁人眼里,便是父子相谈甚欢的画面。
&esp;&esp;见状,三皇子面上微笑,嘴角却微微扯了扯,不过他向来是个隐形人,即便出了之前的谣言,隐隐被推到人前。可这会儿正是太子的高光时刻,一时也没什么人注意。
&esp;&esp;倒是大皇子脸色不太好。
&esp;&esp;当着文武大臣以及百姓的面,皇帝与太子这般做派,那他这一支又算什么?
&esp;&esp;不过,他虽不清楚其中内情,可想起这阵子华太师的耳提面命,瞥了一眼一旁老老实实的三皇子,并未多说什么。
&esp;&esp;太子再怎么说都是正统,这种时候,他可不会做什么出头鸟,反让旁人捡了漏。
&esp;&esp;皇族这边面上一派和谐,私下里却心思各异。
&esp;&esp;与之相比,跟随太子一同前往江南的大臣家眷们,气氛就统一多了。
&esp;&esp;都是殷切关怀的,因有皇帝在场,算是收敛许多了,若不然,怕是要有许多哭哭啼啼的了。
&esp;&esp;昔日的白大姑娘,如今的宣平侯世子夫人白氏,此时还大着肚子,却依旧过来给丈夫送行了。
&esp;&esp;因落水的事未曾发生,白氏的身体还算是好,嫁进来一年多,如今已经身怀六甲,再过三个月便能生产了。
&esp;&esp;故而这一趟江南之行,晏小侯爷是必定要陪同太子一起前往的,却实在放心不下妻子,小两口感情极好,如胶似漆的,白氏自也舍不得,可不舍又如何?
&esp;&esp;晏小侯爷只得连连拜托母亲荣氏,平日里对妻子多加看顾,惹得荣氏嗔怪道:
&esp;&esp;“我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子,我还不知道心疼,要你说那么多?在外头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家里的事情无须你多操心,娘必定给你管的妥妥的,等回来了,我的小孙儿估计已经出生了……”
&esp;&esp;闻言,晏小侯爷连连告饶,心里却放心多了,只是看着白氏的眼神,依旧带着种种不舍。
&esp;&esp;而在晏家旁边,苏糖也跟林氏一同来了。
&esp;&esp;苏家晏家这几年交情不错,加之当年宴会的事,还意外令明棠与白氏相谈甚欢,这几年来往甚密,隐隐有成为闺中密友的趋势,故而晏小侯爷出行,苏家人就也都来了。
&esp;&esp;而看着小夫妻依依惜别的模样,苏糖不免在心里叹息一声,道:
&esp;&esp;【真是一对苦命鸳鸯!】
&esp;&esp;【只希望之前给爹爹的暗示,真的能有效果吧。实在不愿意看到晏家如前世那般惨烈的结局,况且我前几世虽未接触过太子,可照这辈子看来,太子为人确实不错,连爹爹都对他评价颇高……还有晏家,哎……】
&esp;&esp;苏糖的心声,苏家前来送行的几个,自是全都听到了。
&esp;&esp;说实话,虽那封信送出去了,太子也必然引起了重视,可事情毕竟凶险,能不能躲过去,能不能化险为夷,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esp;&esp;偏偏两家关系一向好,尤其是明棠……
&esp;&esp;若非为着苏家人考虑,她甚至都想去提醒白氏一二了,好在理智回笼,让她忍住了这样的冲动,只是看着小两口的模样,还是不免有些难受。
&esp;&esp;只希望一切平安吧。
&esp;&esp;一番道别后,时间不等人,太子很快便上了马,一行人就这般浩浩荡荡出了京城。
&esp;&esp;而在他们走后,大街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皇帝和大臣们跟着回了皇城,一切仿佛恢复了平静。
&esp;&esp;可真正的暗潮涌动,却从今日起,从太子出城开始,正式拉开帷幕。
&esp;&esp;两日后。
&esp;&esp;皇宫。
&esp;&esp;“娘娘,您还是歇歇吧,都几日没好好睡一觉了。”
&esp;&esp;嬷嬷端了茶盘上来,见晏皇后一改往日的温文,颇有些焦躁地摆弄着桌上的棋子,不免劝了一句。
&esp;&esp;“子成兄弟俩都在外面奔波,还……本宫又怎能睡得下。”
&esp;&esp;这嬷嬷乃是晏皇后从娘家带进宫的,不仅颇为忠心,而且,别看她年纪大了,还留有一手好功夫,是晏侯爷当年亲自为晏皇后翟选的。
&esp;&esp;故而,太子正面临的凶险,以及太子将要做的事,坤宁宫里其他人不知,这位嬷嬷却是一清二楚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