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延平若是破了,蛮夷入我大梁如入无人之境。”建宁帝抬手按了下眉心,眼底流露出深深的疲惫,“阿恒,你觉着派谁去合适?”
“庆州知县是个不错的人选。儿臣在大理寺观政时,看过各地上呈大理寺的卷宗,庆州一年的凶案数量,仅有其他地方三分之一。”司徒聿缓缓抬头,“他所呈的卷宗,几无积案。”
建宁帝略略颔首,目光落到林青槐身上,“云姐儿,这回你立了大功,想要什么封赏。”
若不是她的婢女发现了异样,及时将小九擒回,他日小九必带着蛮夷的将士攻打大梁。
为了帝位,他瞒过所有人暗中筹谋十几年,眼看着就要成事却意外暴露,如何会甘心。
“回圣上,是不是臣女要什么都行?”林青槐飞快打起小九九。
科举的名额已经拿到,能否入仕还两说。眼前这大好的机会自己决不能错过,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
“听你这口气,你想要的封赏还不小。”建宁帝看看她,又看看一旁八风不动的儿子,给气笑了。
自己刚才就不该问,直接赏就完事。
“臣女想要的封赏不大,圣上一句话的事。”林青槐埋头行礼,从容开口,“臣女想要入仕。”
“你说什么!”建宁帝倏然拔高了声调,微眯的虎目精光毕露。
这叫不大!
大梁朝百多年来无人提过女子入仕,便是往前的南朝百多年间,也无人如此大胆。
开了这个先河,满朝文武怕是日日都要上奏谏言。
御书房安静下去。
林青槐和司徒聿都抿着唇不出声,但不妨碍他们偷偷用眼神交流。
司徒聿:火会烧我这来。
林青槐:今晚见。
司徒聿:……好。
“圣上,云姐儿回上京后与晋王一起办的事,桩桩件件可都是大事。”林丞厚着脸皮给他找台阶下,“入仕之事虽前无古人,也不是不能开这个先河,她不还没下场科举吗,拿不到名次便收回封赏。”
他的女儿不说学富五车,也能算得上是才学渊博,考个进士轻轻松松。
“这般说也有些道理。”建宁帝头疼地看着眼前的三个人,暗暗磨牙。
从闻野要科举名额,到儿子问能否让云姐儿入仕,一步一步,这俩小的就做好了计划。骗得他跟闻野为了指婚之事舌战,又担惊受怕,生怕他们去了西北会遇险。
合着这俩根本不需要人操心,还能反过来算计他。
建宁帝呼出一口郁气,冷笑掀唇,“阿恒,你对此有何看法,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不会答应。”
臭小子护犊子是吧,他今日倒是要瞧瞧,他俩怎么拿着入仕的封赏。
第59章058有其父必有其子!
司徒聿早有父皇不好糊弄的心理准备,被点了名字便老老实实行礼回话,“回父皇,依儿臣看此事并无不可。青槐既有名额下场科举,那便该有的入仕的资格,否则科举岂不是成了笑话。”
科举作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无数学子寒窗苦读十几载,就为了能一朝金榜题名,从此登上天子堂。
如今却告诉他们,科举就是个摆设可随意下场玩耍,金榜题名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叫他们如何信任朝廷。
此事闹开,动摇的是整个大梁上下。
“还有呢。”建宁帝沉着脸,嘶哑的嗓音里裹着森森冷意,虎目锐利。
司徒聿抬起头,少年的眉目透着坚毅,沉着与他对视,“先例都由人开创,科举自乡举里选到察举与征辟,接着到九品中正,最后士子投牒自试,每一次改变无不是先例。”
“合着朕若不答应,便是故步自封?”建宁帝往后一靠,视线扫过站在一旁的林青槐,头更疼了。
小姑娘一脸沉静,姿态从容,周身流淌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势,这哪儿是养在乡下不懂规矩的样子。
他缓了下呼吸,目光回到儿子身上,一阵牙酸。
这俩小的能干是能干,也真能气人。
闻野来要科举名额时,他想着一个小姑娘罢了,定然争不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才子,因而未有细想便满口答应下来。
他还想着这事闹开也好解决,没考过什么都能圆。哪里想得到两个小的胆子这般大,从那时起便在算计自己。
如今他非但不能罚,还得为自己的草率补缺,着实让人窝火。
“儿臣并无此意。”司徒聿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火气,微微收敛了些锋芒,“儿臣以为,青槐若能进士及第又能通过吏部的考试,应准予入仕。此事于大梁的百姓而言,是好事。既可让家中无子的百姓看到希望,又能激发男儿的好胜心,一举两得。”
上一世,他们都未有考虑过女子入仕的问题,也无人出这个头。
朝臣的反对是必然的,甚至底下的官员也会趁机刁难女学生,让她们自行放弃。
但只要开了头,后边的事都不是事。
“就这些?”建宁帝依旧没好气,“若朝臣反对当如何?”
那日云姐儿闯勤政殿,满朝文武看云姐儿的眼神,要多嫌弃有多嫌弃。真让她入仕,这些老臣的口水,就能把勤政殿给淹了。
“自然不止这些,若是让女子读书入仕,学堂是男女同课还是分开,贡院如何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司徒聿正色回话,“朝臣反对无非是女子就该守后宅,朝堂是男子的天下。女子入仕有违礼法,可礼法是人定的,既是人定便无不可改之处。”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