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寻死(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眼前这突然出现的农妇,让周家人都怔了一下。郑巧儿和孙萍花更是手脚冰凉。难不成,还真被三两句玩笑话给说中了?老四或是老二在外头寻了别的女人……周老太最先镇定下来,她上下打量了一番那女子,最后转身进了正房。“老四,进来说话!”
周老四三步并作两步,立马跟了上去。“外头那女的是什么人,你给娘解释解释。”
周老太坐下后,不愿相信地看着儿子:“你这出去才不过一个月,难道就这么守不住?”
周老三也懵道:“老四,你不会真做对不起巧儿的事儿了吧!”
多日不见,周老四虽瘦了些。不过精神还是很好。他一看生了误会,就差跳起来了:“娘,你们想哪儿去了,我咋会辜负巧儿!再说这事儿可怨不得我,那女子是我二哥非要带回来的,说是……”“原来是老二又起了外心?他个不安分的。”
周老太气得要出去揍他。不过被周老四给提前拦住。“娘,您误会了,二哥和她也没啥,那女人不是你们以为的那样。”
周老三着急得手心出汗:“那究竟是咋回事,老四你快别兜圈子了,全家人现在都被你们给弄懵了,快跟娘说明白些。”
周老四有点无奈地坐在炕边。“这事儿吧说起来也巧,娘,您可还记得,好多年前您曾经为我们大哥许下过一门亲事?”
“你大哥?”
突然提起死去多年的大儿子来。周老太的心头瞬间空落落了一下:“那都是多久的事了,那时候你们爹还在呢。”
周家的头一个儿子,也就是周老大,是在五岁的时候生病没了的。那时周老三和周老四还未出生,仅有个周老二,也不过是一两岁的光景。不过说起婚事,周老太的印象就渐为模糊了。只记得有一日,她和自家老头捡废煤渣子时路过一个矿山,谁知那矿突然塌了,压了不少人。他俩就顺手帮忙救下了几个。“其中一个被救的男人姓杨,因感谢我和你们爹的恩情,就主动要与咱家结为亲家。说是日后就由他家闺女,嫁给你们大哥。”
周老太说道。就连周老三都是头一回听说此事。听得聚精会神的。周老太陷入了回忆里:“那时家穷,找媳妇儿也难,能提前说成这门亲事自然是好事儿。可惜你们大哥去的早,没赶上这门亲。”
“那您和爹与结亲的那家后来处得咋样了?”
周老三好奇地问。周老太耸耸肩膀:“两家住的远,隔了不知多少个镇子,刚结亲那年还常有走动,咱家秋收时还送了一小袋粮过去,不过后来就断来往了。对了老四,你咋会知道这事?”
周老四指了指门外那女人。“娘,所以说是巧了吗,外面那个正是当年跟大哥结过亲的杨家姑娘,叫菊心,我们在老家修缮祖坟时,碰巧看到她一家的。”
“啥?”
周老太不由睁大眼睛:“当真是她?可是,没来由的你们给人家领回来做什么。”
周老四为难摸头:“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
“那还不快说!”
原来,前些日子,周老四和周老二到了老家泉乡时,才发现这里剩下的村民过得很惨。偶有穿着得体的,都是回来祭拜祖坟的。而不少过不下去的人,都抢着去捡那些祭品吃,其中就有杨菊心一家人。后来,老四他们在操持修坟之事时,被杨家人瞧见,一问得知是周家人后,他们便堵着不让老四和老二走。还硬要把闺女塞给他俩。周老四也是这才得知,原来当年他们大哥没了之后,菊心一家并不知晓,还一直等着周家上门提亲。结果等来等去没个信儿,菊心就愣是被拖成了老姑娘。迟迟没有嫁人。直到这两年,菊心跟父母乞讨到了泉乡时,看到周家坟头上刻着周老大的名字,这才知道人已不在了。“可她早就将自己当成是咱周家人,说啥都不肯再嫁,他们村里听说这事儿,还特给凑钱给她建了个牌坊。”
周老四说得绘声绘色。“竟还有这回事儿。”
周老太神色迟疑不已:“当年你们大哥没了,娘的确是没去知会她家。毕竟那时候两家来往也断了,加上定亲之事又不过是顺嘴一说,并未真有信物为证,谁知她家会这般死心眼。”
周老四回想起杨家人的样子,直晃脑袋。“谁说不是,我本打算给点银子打发了杨家。可这菊心非说早在心里嫁给大哥了,就是周家的人,还非一直跟着我们,连她自家人也说养不起闺女了,就得送到咱家来。”
“就算如此,你们也不能真把她往回带,这不清不楚的算怎么回事。”
周老三发愁。周老四急得一屁股坐回炕上。“不是我要往回领的,都是二哥!本来我们的马车快,菊心她们一家跟不了几天的,可谁知道,跑到客栈时,二哥看菊心鞋都烂了实在可怜,就硬是背着我,给她单找了辆车坐着。”
对此,周老二也自有一番说辞。“娘,那菊心咋说也是因为咱家才未嫁人的,是咱耽搁了人家,这说啥咱都得负责啊。”
周老二进屋后犟道。他自打历了一些事后,总觉得自己也该好好做个人。所以看见这菊心可怜,便不忍不帮。周老太甩过去一记眼刀。“你既想大发善心,明个儿就剃了头发到庙里念经去,别在咱家装活佛!”
周老二嘴皮子动了动,没声儿了。“二哥你也太不妥了,都未查过这杨菊心一家的身世清白,也不了解过杨家过去的底细,人家说什么你就都信啊。”
周老三也不悦道。周老二嚅嗫着:“……菊心她一家人瞧着还行啊,除了穷些,还能有啥的啊,你们也别那么多心眼子把人往坏了想。”
周老三气得直接出了屋子。“娘,我和老四见到菊心时她全家都快饿死了,就当可怜可怜她吧,她可是我们差点过门的大嫂啊。”
周老太咬了下后槽牙,也懒得跟他再废话。转身到了院子。杨菊心生得憨相,体态敦实,方才一直偷偷瞄着里屋的动静。现下再见到周老太,她扑通一声就往地上跪!“娘,儿媳菊心见过娘了,以后愿孝心服侍着娘,伺候娘伺候全家!”
周老太脚下一顿。立马给了宋念喜她们个眼神儿。“你们几个咋回事,看到外客来也不给端把椅子,瞧她都站不住了,还不给扶起来。”
菊心听出这话外之音。于是说什么也不肯起,非要再跪。周老太上前给她稳稳抓住。脸上露出威严之色:“孩子,那我就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咱两家虽曾定亲,但我大儿子都没了二十多年,我家也是不可能收你进门的。”
菊心一听,赶紧拼命甩头“娘,您是怕菊心不能为老大守住寡吗,菊心能的!”
她扑进周老太怀里就不撒手:“求娘收了我吧,我早就认定是周家的人了,娘!”
说罢,杨菊心忽然拿过自己的包袱,从里面翻出了好多双鞋底子。上面的针脚纳得细密。可见是用足了心的。她拿着挨个给周家人看。“自打十四岁时起,就天天盼着您家能来我家提亲,每想到能嫁给老大,我就高兴地为他做双鞋底子。”
杨菊心捧着鞋底子捂在胸口。眼泪开始往下流:“娘,您看,都做这么些了。”
宋念喜她们瞥了过去,不由都叹了口气。这世上真心难寻,能做到这份上,也是极难得了。不过有些事还是一码归一码。周老太心里有些复杂。她语气慈善了些,让菊心把东西收好:“多谢你为我家老大做这些了,只是他去的时候还是个孩子,你做的这些大人鞋底子他也用不上,就像我家也不需你这儿媳妇儿一样。”
“一会儿就让老四套车,给你送回老家去,我再给你一些安家费用,算是解了当年的娃娃亲了。”
说着,周老太就要掏出二十两银子来。可菊心见了,一把撇下银子,走到了院子中央。“我已经在心里认定是周家的人了,娘要是不收我,那我……我也是决计不肯走的,大不了就随着老大去了!”
杨菊心哭哭啼啼地咬着嘴唇。周老太顿时睁大眼睛:“老三老四,快拦着,她要撞墙!”
果然,杨菊心刚一撂下话。就顶着双哭肿的眼睛,冲着石墙去了。得亏周老四出手及时,才给她堪堪拦下,惊得周家人都落了一身冷汗。周绵绵更是看得小脸儿惊呆。不解这妇人为何如此决绝?拿银子走人难道不香吗?“是你家误了我终身,不让我进门又为啥不让我去死啊。”
杨菊心不依不饶,哭得死去活来的。周老太本想再好声劝劝,可刚一上前,杨菊心就抽了几下,然后就昏厥了。见状,周老太只好先叫抬去耳房歇息,怕是这一时半会儿还不好送走。等到晚上吃饭时,周老太让巧儿去给耳房送上一些。顺便再看看人醒了没。郑巧儿头一番去时,这妇人还昏睡不已,只好放下吃食先退了出去。等晚些时候再去时,就见那杨菊心已经风卷残云吃光了饭食。吃完她就自己拿着碗筷,跑到小厨房给洗刷了,顺道又给厨房大小器皿都洗了一遍。连带着地都给扫了。看她干活儿还算勤快,周老太姑且就没有着急撵人。只是让周老三找人去泉乡那一带打听一下,杨家这些年是个什么风评。再看看菊心所说的那牌坊之事,又是真是假。“防人之心不可无,杨家是不是真那么死心眼,这些年一直不嫁闺女,咱得弄明白了再做打算。”
周老太盘腿上炕吩咐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